发布日期:2025-03-26 22:27 点击次数:154
图片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(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。文中所述方剂,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。)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方剂学》、《中医内科学》你好,我是中医人,文君然。近些年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医、喜爱中医。中医,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人痴迷?仅仅是因为它简、廉、便吗?仅仅因为它可以帮人们省点医药费吗?我想,绝对不止因为这些。中医让人痴迷,是源于它的思维方式,令人神往。中医看待疾病和生命的方式,形象生动,质朴易懂,更容易让老百姓接受,而且常给人豁然开朗之感。这才是中医迷人之处的所在。现在,我给你说一个医案故事。我们一同体会一下。故事的主人公,是经方大师刘渡舟前辈。1993年9月中旬的一天,刘师接待一个33岁的男患者。图片
怎么回事呢?大概在一年前,此人因为工作的需要,连续加班好多天。等那一段忙完了,他就发现,自己动不动心悸不安。心脏好像在里面连续几下“翻跟头”。这种感觉虽然转瞬即逝,但是让他十分不安,仿佛生命危险即将发生。同时,此人夜里睡眠质量下降,浑身乏力。为此,他到医院检查,确诊频发性室性早搏。西药用下去,暂时可以好转,但是停药以后不久会再次发作。没办法,此人治好投中医治疗,慕名求治刘渡舟前辈。当时,患者愁眉不展,表情苦闷。刻诊,此人舌质淡嫩,脉象弦细,有结象。患者自述,现在就是觉得胸中发空,心悸心慌之感频繁出现,一动弹就出汗,特别没劲儿,而且气短,吸进来的气儿仿佛不够用,支撑不住心脏跳动。总之,再这样下去,恐怕命不久矣。刘师听完,略一寻思,提笔书方一首。但见:桂枝14克,茯苓20克,白术10克,炙甘草10克,丹参15克,党参15克,沙参12克。所有这些,水煎服。结果如何?患者服用7剂以后,心悸明显减轻。胸中发空的感觉基本消失。接着,原方不变,再投10多剂。患者最后诸证息平,完全恢复正常。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。我给你简单叙述了一遍。来,我们看看这里的学问。你看,这个患者的问题,在心悸。西医讲,就是心律不齐。所谓室性早搏,就是心律不齐的一种表现。这个事儿出现了,中医怎么认识它呢?一句话,心气心血的运行,出现异常。你要是没有异常,肯定不会出现心悸。那么,这个异常,又是怎么产生的呢?心气、心血亏虚了?心阳、心阴不足了?对此,刘渡舟前辈凭借经验,认为是宗气不足,水饮凌心。图片
图片
站群论坛苓桂术甘汤为什么能治疗心悸、心律不齐?因为它温阳化饮。说的再具体一点,就是有很多心悸心律不齐的患者,从中医辩证角度来说,属于中阳不足,水饮上犯凌心。典型表现,就是身材偏胖,苔白滑或白腻,舌体胖大淡嫩,脉沉,或者脉象弦细,口淡不渴,或者气短乏力,胸闷头晕,面虚浮,食欲不振。总之,就是脾阳不足,痰饮内聚,上凌于心。这个时候,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来温阳化饮,就很好。痰饮化散掉了,一切问题也就随之解决。当然,所有这些,都是中医语境下的解读。在西医看来,这些可能不被理解。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了。中医为什么容易被人接受?中医为什么让如此多的人痴迷?原因就在于它所蕴含的“道理”,是形象生动而质朴的。它可以通过浅显的语言来表达,借助形象的比喻来理解。好了。关于这个事儿,我就和你一起聊这么多。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